关于***不锈钢产业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6/5/3 15:07:41
我国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造就了***上***有活力的不锈钢市场,催生了******的不锈钢企业。但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太钢的实践,提出一些看法供商榷。
一、太钢发展不锈钢的实践
1.确立不锈钢发展战略
作为******早、***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太钢与***不锈钢产业共同成长。世纪之交,太钢在对不锈钢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新的发展机遇:***是***上***有潜力的不锈钢市场,具有建设******不锈钢企业的市场条件;国家“十五”产业政策明确支持太钢发展不锈钢;太钢又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不锈钢生产、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独特优势,拥有较强的不锈钢研发力量和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当代不锈钢装备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不锈钢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成为可能。太钢完全可以突破***各不锈钢企业渐进式发展的模式,实现跨越发展,振兴民族不锈钢工业,******不锈钢发展的潮流。由此,太钢提出建成“规模大、品种特、质量优、成本低、研发强、效率高、服务好、环保良”的全球***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的战略目标,着力推进实施。
2.实现工艺技术装备的优化升级
2000年8月~2003年底,太钢***70多亿元,实施不锈钢系统改造和不锈钢冷轧薄板扩建改造两个国债支持项目,不锈钢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形成了年产1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进入***不锈钢八强行列。
2004年9月~2006年9月,***165.78亿元,实施国家核准的新不锈钢工程项目,建设冶炼系统、热轧系统和冷轧系统。太钢坚持自主创新,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集成***各不锈钢企业的优点,充分利用当代装备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使新不锈钢工程项目的工艺技术装备、施工质量、工期进度、***控制、达产速度都达到了同行业***水平,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能力,成为***上产能***、工艺技术装备***的不锈钢企业。
3.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不锈钢的品种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快不锈钢新品研发、有效替代进口,满足国民经济急需成为不锈钢企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太钢先后自主开发了铁道车辆用TCS铁素体不锈钢、低温压力容器用9Ni钢、石油行业油气管线用不锈钢坯超级13Cr、超级304H和超级双相不锈钢等一批战略品种,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开发造币用不锈钢CTSZB,用于2005年***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1角硬币的制造,填补了***造币用不锈钢材料的空白。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2002年以来,先后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7项,其中,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含氮不锈钢生产工艺及品种开发、以铁水为主原料冶炼不锈钢技术开发与创新成果分别获2003年、2004年、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目前已拥有7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核心技术,其中,近100项核心技术具有国际水平。推进管理创新。坚持以***企业为目标,深化对标挖潜,开展***预算管理,实现了预算由以利润为中心向以竞争力为核心的转变。***3亿元建成信息化项目,为***推行信息化支持下的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2004年开始,着力推进以六西格玛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推行***绩效模式,2006年太钢获“全国质量奖”,“太钢牌”不锈钢材获“******产品”称号。
4.构建完善的供应链和产业链
近年来,先后与国内金川集团及古巴镍业集团、哈萨克斯坦铬业集团等国外***公司就镍、铬等重要资源开展战略合作,建立起长期、安全、稳定、低成本的战略供应链;与汽车、造船、集装箱等重点制造企业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了不锈钢等重点产品进入上述高端领域和行业。推进不锈钢产品延伸加工,已***5.5亿元,建成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形成20万吨,年的不锈钢深加工能力;
到2010年,将形成不锈钢深加工能力50万吨,建成集不锈钢生产、加工、配送和贸易为一体的不锈钢产业园。太钢不锈钢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2006年,不锈钢产量增长了3.57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3.55倍,实现利税增长了4.86倍。同时,万元产值能耗下降了61.85%,吨钢新水消耗下降了69.19%,烟粉尘排放总量下降了80.32%,化学需氧量下降了91.81%,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24.59%。预计2007年不锈钢产量将超过2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利税100亿元。
二、***不锈钢产业的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锈钢发展的新变化
经过这几年的改造和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在国内已成为主流。以太钢、宝钢为代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高起点跨越发展,建成了具有***先进水平的全流程不锈钢生产线,形成约500万吨冶炼和热轧生产能力。东北特钢、宝钢特殊钢公司等企业已成为具有较高技术装备水平的不锈钢长材生产厂。以张浦(含青浦)、联众为代表的合资或独资企业,已建成***万吨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冶炼、热轧生产能力。截止目前,国内有800多万吨不锈钢冶炼和热轧生产能力总体上具备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不锈钢产业的主流。
在中小不锈钢企业方面,一方面,建成了一批产能20万吨以上、技术装备水平基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锈钢技术要求的企业;另一方面,包括“地条钢”在内的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的落后产能不仅未得到取缔和淘汰,反而在一些地区呈扩大趋势。国内需求由起飞阶段的高速增长过渡为目前的平稳增长。1990~2003年,不锈钢年表观需求增长幅度平均达到20%以上,2004~2006年则为15%左右。国际贸易由净进口向进出口平衡转变。2006年,不锈钢净进口由上年度的250万吨下降为160万吨;今年上半年,净进口进一步下降为12万吨,其中5月份进出口基本持平。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国际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出口不锈钢制品所消费的不锈钢材约占国内表观需求的20%,今年上半年不锈钢材出口约占国产不锈钢材产量的20%。
2.***不锈钢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产能将严重过剩。目前,我国已形成不锈钢产能1000多万吨,在建和拟建的不锈钢产能据测算也在1000多万吨。未来几年,不锈钢实际产能大于市场需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产业集中度不高。2006年,太钢和宝钢的不锈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1%,按产能计算,这两大不锈钢企业所占的比例则更低。而欧洲和韩国的这一比例都在3/4以上。***伪劣产品严重危害产业健康发展。近年来,“***伪劣200系”严重泛滥,浪费镍、锰等贵重、稀缺资源,扰乱了正常秩序,侵害消费者利益,污染不锈钢废钢资源,严重危害着不锈钢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品实物质量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品种结构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不锈钢生产、深加工、消费环节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以及其它行业废杂镍、铬回收利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不锈钢资源开发利用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三、由不锈钢大国向不锈钢强国发展的思考
***是***上***的不锈钢生产国,实现由不锈钢大国向不锈钢强国的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面向国家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高端应用领域,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品实物质量、打造品牌,开发和培育有市场潜力,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品种。开发满足能源、石化、电力、造船、环保等工业领域特殊需求的***不锈钢品种。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开发400系、含氮、双相不锈钢等资源节约型不锈钢;开发超宽、超厚、超薄等特殊规格及不同表面加工不锈钢;开发耐更***腐蚀环境、耐更高温度和满足某些特殊要求的超级马氏体、超级奥氏体、超级双相钢及马氏体时效型不锈钢,开发超超临界火电、核电用不锈钢;大力推进Ni基合金、Ti金属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开发新一代国防工业用***无磁不锈钢,开发大口径厚壁***不锈钢无缝钢管,开发新一代金属复合材料。
2.持续提升不锈钢产品实物质量
深化六西格玛管理,使六西格玛改进模式成为覆盖面***广和***重要的改进方法,成为所有改进方法的核心。以用户关注的产品实物质量特性为重点,根据顾客个性化需求进行质量设计,为客户******的价值,确保不锈钢板材质量超国际先进水平,打造不锈钢***品牌。完善不锈钢标准体系,建立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进一步细化的子钢号交货标准。
3.积极开拓潜在市场
加强与相关产业以及下游用户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应用领域。加快重型机械制造业、能源、电力、石油、化工、运输、环保等领域的市场开发;加快农村、西部市场的拓展。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用水等系统的不锈钢应用开发。
4.推进不锈钢废钢的回收利用
加强不锈钢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回收,开发电炉、转炉和AOD除尘灰利用技术、电炉渣和转炉渣回收和利用技术、废酸回收利用技术等,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不锈钢生产过程的***回收。
加强不锈钢流通和加工过程的边角料等废弃物回收,做好废不锈钢的品种分类,实现同钢种废钢回收利用,防止废不锈钢的交叉污染。加强不锈钢消费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废不锈钢回收,特别是废弃的不锈钢炊餐具、纽扣、饰品等的回收。
5.加强镍资源开发利用
大量铬镍生铁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不锈钢冶炼原料结构。为了促进铬镍生铁生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严格高炉和矿热炉冶炼低品位氧化镍矿的工艺路线,明确能源消耗和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国内外低品位氧化镍矿资源开发的投入,努力获得更多的矿山资源。
提升对电池、电镀等行业用废杂镍的回收和利用水平,***限度地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节约新生镍资源,减少对国外精镍供给的依赖,保证不锈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加强不锈钢出口管理
加强国际不锈钢市场形势、国际贸易惯例和基本规则的研究,强化出口协调,在扩大出口的同时,注意实现与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同类产业的合作共赢,避免不必要的贸易纠纷,并勇敢应对不公平贸易***的挑战。适应产业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现实,进一步细化国家关税税目,合理调整税率。
7.加大产业政策的落实力度
加快不锈钢企业联合重组,特别是那些条件相对较好的民营企业,要通过整合重组,建立相对集中的产业区,实现产业集群和优势互补。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力度,坚决取缔“地条钢”,加快淘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的产能。严格审批程序,坚决制止和停建所有未经国家核准的不锈钢新建项目。
8.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国家相关部门要从进出口、国内市场流通、产品质量监督等方面综合加强管理,严格禁止以***伪劣200系为代表的不锈钢材的进口、生产和流通,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不锈钢产业的健康发展。
分享到: |